Tri-color Photography
自1839年達蓋爾攝影術[1]發表後,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攝影的狂熱,不論是風景或肖像,影像的數目隨著技術傳播不斷暴增。但僅有明暗階調的影像很快就無法滿足人們的欲望,開始有人企求能發明製造彩色影像的方法,將現實的景物完整複製下來。由於早期並沒有如今底片的彩色感光層技術,只能捕捉光影明暗的變化,在彩色底片發明前以黑白攝影的方法製作出彩色影像便成唯一途徑。
三原色理論
光線和色彩的關係與研究建基於許多物理學家的努力成果,最早提出色光混合理論的是牛頓(Issac Newton,1642~1727),他在西元1666年藉由三稜鏡將陽光折射分離出紅、橙、黃、綠、藍、靛、紫等色光,再匯聚各種色光反向操作集合成白光。藉此實驗,牛頓宣稱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真正確立三原色理論的則是楊格(Thomas Young,1773-1829),他發現混合同樣強度的紅、綠、藍三色光可得到白色,調整色光的強度就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色彩,於是在1802年正式提出三原色說。
三原色其實並非純物理的現象,反而是比較接近一種生物學的概念,是基於人的肉眼對紅光、綠光和藍光的反應特性,只要調整這三種色光的強度就可以讓人眼感受到所有的顏色。但在後來的醫學研究發現,人眼的錐狀感光細胞其實是對黃綠色、綠色和藍紫色最敏感,波長分別為564、534和420奈米,而不是原本以為的紅綠藍。而真正的RGB波長卻未有明確的定義,一般認為約是577奈米、540奈米、477奈米。
三色曝光
世界第一張彩色影像製作方法咸認是由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所發明,1861年他請助手利用紅、綠、藍三種顏色的濾色片放在鏡頭前對一條格子絲帶分別曝光三次,藉此得到僅分別對三原色感光的黑白影像,再經由鏡頭將這三張影像和濾色片投影在一起,便回復了原本的彩色影像。
這樣的彩色攝影方式就稱作三原色離曝光,這個分色的概念甚至到二十世紀都還被轉染法[2]所持續使用,也和現代印刷中的分色製版概念相同,只不過是輸出色光影像的加色法和輸出顏料墨水的減色法之間的操作差異。
[1] 又稱銀板攝影術,由達蓋爾(Louis J M Daguerre,1789~1851)發明。作法是在銅板上鍍一層銀而成為銀板,將銀板放入碘蒸氣中形成感光層。曝光後以水銀蒸氣顯影,再以食鹽水定影,即可得左右相反的銀板照片。和其餘早期的相片製法相比,銀版攝影的特色為影像鮮明銳利,且階調細膩豐富。 [2] Dye Transfer亦稱轉染法,是一種攝影放相的技法。把影像分色曝光在特製的染料片,然後將染料逐層轉移到紙基上,過程費時困難而且費用極為昂貴。因其濃郁的色彩以及優異的保存性,曾是極為優異且高價的手工彩色放相方式。但隨著Dye Transfer材料停止生產,此一技法也逐漸失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