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化學沖印或噴墨列印,數位輸出已然取代了過去手工放相的市場。但許多人對於數位圖檔的處理可能不若以往處理底片那般順手,對於檔案的設定有許多疑問。和底片相同的是,有好的影像來源才能有好的輸出品質,圖檔的設定成了數位影像時代的第一門必修課程。本篇文章就一般人容易遇到的問題逐一解答,帶領初入數位世界的創作者達成獲得一張品質良好的數位輸出影像的第一步。

 


檔案格式 - File Format

 

目前流通最為廣泛的圖檔格式為JPEG (.jpg),但JPEG檔案壓縮方式是破壞性壓縮,這意味著每次儲存檔案都會造成畫面細節的損失,且此種格式並不支援16 bits color。雖然後來有了更新的JPEG2000 (.jpe)格式,加強了色彩深度及無失真壓縮的支援。但此格式需要付費使用,支援的影像處理軟體並不多。所以JPEG檔案並不是一個適合工作流程的檔案格式,建議僅在確定檔案不再需要任何更改的情況下才使用此格式。

另一種常用於印刷的檔案格式為TIFF (.tif),支援16 bits色彩深度的檔案,且有無失真壓縮的格式,也支援影像圖層、選取色板等等進階的功能。目前絕大多數影像處理軟體皆支援TIFF格式,唯一缺點即是這種檔案較大,經常是上百MB以上。但依其檔案特性,相當適合作為工作流程中的儲存格式,即使在打樣後需要修改圖檔也不必擔心造成不必要的影像品質損失。

初使用數位相機拍攝的創作者,可能會對相機內RAW檔的使用不全然明瞭。RAW即生的、原始的檔案,是相機感光元件(CCD或CMOS)接收到的原始訊息,可將之視為尚未顯影的數位底片。透過軟體解譯後才產生一般常見的圖檔格式,如上述的JPEG與TIFF,所以在拍攝時保留一份RAW檔可以確保日後最大的後製彈性。但這並非是可直接輸出的檔案,因為沒有任何人比創作者本身更知道該怎麼沖洗自己的底片,所以在需要輸出時必須先轉出成TIFF檔案格式。


檔案大小 - File Size

很多人對於掃描時該設定多高的解析度,要用多大的檔案才能滿足所需,長久以來都有著困擾。首先我們必須釐清一個觀念,檔案所佔的硬碟空間並不能代表真實的檔案大小。一個同樣是100MB的檔案,對於TIFF格式並不算大,但對於JPEG甚至GIF而言就是龐然大物了。且檔案有無壓縮、壓縮格式、壓縮程度等等都會對檔案大小造成影響,以往「掃300MB」的說法其實相當不準確。在數位影像的世界中,所謂的圖檔大小準確來說應該是「檔案總像素」較為貼切。以135底片為例,若掃描時設定3000 DPI(dot per inch),檔案大小約會是2835x4252 pixels,或稱12MP(Mega Pixels)。若以數位相機拍攝,則視相機本身的規格和拍攝時的設定而有所不同,如Canon 1Ds Mark III以最高品質拍攝即為5616x3744 pixels。

圖檔輸入輸出.gif

 

那到底該設定多大的解析度才符合需求呢?端視你希望輸出多大的畫面而定。Epson的噴墨機種最佳輸出解析度為360 DPI,而非一般數位沖印的300 DPI。依此作為計算標準,若希望將135底片輸出到8”x12”,則輸出所需要總畫素為8x360 x 12x360,長邊為12x360 = 4320畫素。135底片長邊為3.6 cm,則設定掃描解析度為4320/(3.6/2.54) = 3048 DPI就足夠了。

 

但必需注意一點,底片的資訊量也是有限的,並不是掃描解析度不斷提高就能掃描出更多的細節。超過底片極限的超高掃描解析度,只會徒增檔案大小而已。且並不是每件作品都需要360 DPI的輸出解析度,也許250 DPI對作品而言已經足夠,那就不需要為此掃描出過大的檔案。請注意,視自己需要的照片品質與大小決定掃瞄檔案的大小才是正確的觀念。


色彩描述檔 - ICC Profile

Epson 9880_Museo Silver Rag_50.jpg
Museo Silver Rag
sRGB
Europe ISO Coated

 

色彩描述檔是不同平台之間溝通的檔案,以確保同一張圖檔在螢幕或印表機間不至於失真過多,最常見的就是sRGB與AdobeRGB。ICC Profile通常會隨著圖檔的產生而隨附在其中,如掃瞄器與數位相機,如此在其他輸出端才有辦法依其檔案描述正確將圖檔顯示和輸出。所以在儲存檔案時請一併儲存色彩描述檔。

 

色彩又有RGB、CMYK、灰階的分別,很多人誤以為噴墨輸出必須使用CMYK的色域與對應的色彩描述檔。但對於噴墨印表機而言RGB才是最佳設定,不建議自行將檔案轉換為CMYK色域。CMYK的色彩空間在圖檔後製上有諸多限制,且檔案所占容量也較大,並不是適合噴墨輸出的設定。另外,每次的色域轉換動作都會造成部分色彩的偏差,所以非必要的情況下不要做頻繁的轉換動作。

右圖以Museo Silver Rag配合Epson 9880輸出,並以Profile Maker和i1色度儀進行矯正與測量。可明顯看出紙張可表現的色域遠遠超過了印刷CMYK的範圍。建議使用AdobeRGB作為圖檔的色彩描述檔,比sRGB擁有更大的色域範圍,也能保留檔案後製的彈性。


色彩深度 - Color Depth

色彩深度指的是用多少資料量去紀錄色彩,一般常見的是RGB 24 bits color,即是用RGB加色法來表達色彩,每個顏色(color channel)各有8 bits的資料。現下的數位相機多半都有12~14 bits AD(類比數位轉換),使用RAW檔儲存即可保留最多的原始資料,較高階的掃描器也大多可儲存16 bits的檔案。相較於8 bits的檔案,每個色頻的資料從256階大大增加為65536階。

雖然目前的螢幕及輸出端不見得能夠表現出這麼多的色彩,相機、掃描器的原始資料也不見得能夠細分出65536階如此細膩的差異。但對於數位圖檔來說,越多的資料量意味著更大的後製空間。一張僅有24 bits的檔案,在經過些微的反差、曲線等調整後,很容易出現階調斷層的現象導致色階過渡不平順,尤其在大面積單色調的部份尤其明顯,如藍天與白雲。但若是以48 bits的檔案進行影像後製則會有較大的調整空間,可以輕易保持階調的完整性,也更可完全發揮影像數位化的優勢。

使用16 bits的檔案儲存也並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最大的問題即是檔案所佔容量會倍增,同時也代表必須花費兩倍的預算來掃描底片。或是可以在掃描時即設定好畫面的黑、白點,以及確認圖檔的反差等,如此可減少後製的頻繁調整,避免8 bits檔案在後製時的斷階。若是擁有自己的掃描器或使用數位相機拍攝,還是建議使用16 bits的設定來掃瞄及拍攝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fA l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